大家好,我是承承,关于训练足球专业名词,以及足球专业词语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可能大家还太了解,承承给大家总结了一些相关知识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足球技巧术语大全
足球术语是指足球运动中的专业用语,有弧线球、鱼跃扑球、清道夫、自由人、全攻全守、下底传中、外围传中、交叉换位、长传突破、区域防守等。
1、弧线球
足球运动技术名词。指使球呈弧线运行的踢球技术。足球在运行中,由于强烈旋转,使两侧的空气发生差异而形成。踢弧线球时,脚击球的部位应偏离球的重心。常用于绕过位于传球路线中间的防守队员,或射门中迷惑守门员,使之产生错误判断。罚直接任意球时,用弧线球射门已是得分的一种重要方法。
2、鱼跃扑球
足球技术名词。守门员的一种难度较高的接球技术。以与球同侧的一脚用力蹬地,异侧腿屈膝提摆,使身体跃出接球。接球后落地时,双手按球,用前臂的侧面先着地,团身护球。因是腾身侧面跃出,增大了接球的范围,故能接住用其他动作难以接到的球。
3、清道夫
足球比赛中承担特定防守任务的拖后中卫之别称。1966年第8届世界足球锦标赛,在“固守稳攻”的战术思想影响下,为了加强防守,于后卫线后面安排一个队员,其职责是只守不攻,执行单一的补位防守任务,“打清”攻到本方球门前的球,因而得名。
4、自由人
足球比赛“一三三三”阵型中拖后中卫的别称。防守是无固定的看守对象,可机动灵活地补位救险,从而使其他队员,特别是3个后卫在盯人时无后顾之忧。是清道夫踢法的发展,不仅要守,而且要伺机插入进攻第一线。根据职责,要求担当“自由人”的队员技术全面,战术意识强,比赛经验丰富,是组织、指挥防守的核心。
5、全攻全守
一个队除守门员之外的10名队员都在进攻和防守的职责,称为全攻全守。根据比赛中攻与守的需要,每个队员都可到任何一个位置上发挥这一位置队员的作用。这一战术打破了阵式对队员的束缚,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队员的积极性的才能。同时,对队员在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诸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下底传中
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指边线进攻中,通过个人带球突破,或集体配合把球推到对方端线附近,然后长传至对方球门前的战术方法。攻方在快速推进中,常乘对方防线阵脚未稳时,采用此法中间包抄以射门得分。
7、外围传中
当攻方有球队员在边线附近与对方球门约成45°角的地区时,用过顶长传把球传向处于对方罚球区附近的同伴,供同伴用头顶球连续进攻,称为“外围传中”。尤其在守方队员已及时退回,且密集在球门前30-40米的地区,通向对方球门的路已被封住,或攻方有身材高大、争顶球能力强的前锋队员时,动用这种打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8、交叉换位
比赛中进攻队员为了摆脱对方的防守,在跑动中左右换位的战术配合方法。最常见的有:左侧的队员疾跑至右侧的队员前接球,右侧队员传球后,交叉跑到左侧位置。这一战术配合改变了队员只在本位置范围内活动的踢法,使之战术更变化多端。
9、长传突破
运用远距离传球突破对方防线的战术方法。当代足球比赛中,多用于快速反击时。防守队员在本方球门前抢截得球,利用对方压上进攻后不及回防的时机,长传给突前的同伴,以突破对方的防线。
10、区域防守
每一队员根据位置划分一定的防守区域,在划定的范围内,主要采用站位的防守方法,而不紧逼盯人。这使进攻队传接球比较容易,且在同一区域内出现两个以上进攻队员时,防守就感困难。这一防守战术比较被动,已不能适应足球运动发展的需要,现已很少采用。
求与足球有关的专业术语
field,pitch 足球场
midfield 中场
penalty area 禁区
goalkeeper,goaltender,goalie 守门员
back 后卫
left back 左后卫
right back 右后卫
centre half back 中卫
half back 前卫
left half back 左前卫
right half back 右前卫
forward 前锋
centre forward,centre 中锋
wingerwing,wing forward 边锋
libero 自由人
substitute 候补队员
referee 裁判
red card 红牌
yellow card 黄牌
The goal is disallowed 进球无效
foul play 严重犯规
kick-off 开球
bicycle kick,overhead kick 倒钩球
corner ball, corner 角球
goal kick 球门球
hand ball 手球
header 头球
penalty kick 点球
free kick 任意球
fair charge 合理冲撞
close-marking defence 盯人防守
deceptive movement 假动作
slide tackle 铲球
to shoot 射门
mishit 未射中
offside 越位
to pass the ball 传球
to break through 带球过人
to set a wall 筑人墙
a hat trick 帽子戏法
time wasting tactics 拖延战术
cheering squad 拉拉队
locker room (运动员)休息室、更衣室
nationteam 国家队
coach 教练
Stop holding! 不许拉人
Stop pushing! 不许推人
Don’t hold up the game. 不要延误时
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它是由进攻和防守这对矛盾,所组成的足球战术是指比赛双方为了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特长,进攻对方弱点,取得比赛胜利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根据攻防的基本特点,足球战术可分为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比赛阵型三大部分。在进攻和防守战术中,又分别包括个人、集体与全队的攻防战术。
一、集体的局部配合进攻战术:
集体战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队员在比赛中为了完成全队攻防任务而采用的局部协同作战的配合方法,它包括“二过一”战术配合、“三过二”战术配合和反切配合等进攻战术。
1、“二过一”战术配合
顾名思义,“二过一”是两个进攻队员,通过传球配合突破一个防守队员。“二过一”是集体配合的基础,可以在任何场区、任何位置上运用这种方法来摆脱对方的抢截或突破防线。“二过一”是进攻的两个队员之间相距10米左右,进行一传一切的配合。要求传球平稳及时,一般多用脚内侧、脚外侧等脚法,传地平球为主。传球的位置,尽可能是接球人脚下或前面二、三步远的地方。
2、“三过二”战术配合
“三过二”是在比赛中局部地区3个进攻队员通过连续配合突破两个防守者的防守。由于这种配合有两个同队队员可以同时接应传球,因此使持球人传球路线更多,且进攻面扩大。
二、全队进攻战术:
全队进攻战术是指比赛中一方获得球后,通过队员之间的传递配合达到射门的目的而采用的配合方法。与局部进攻战术相比较,全队进攻战术的进攻面比较广,参加进攻和快速反击等。
1、边路进攻
利用球场两侧地区发起进攻的方法叫边路进攻。边路进攻是全队进攻战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有利于发挥进攻速度,打破对方防线制造缺口。
2、中路进攻
中路进攻是利用球场中间区域组织的进攻,这种进攻虽能直接射门,但难度最大,因中路防守最为严密,前的攻击手必须是反应极其敏锐、意识强、技术高、敢于冒险、速度快和善于路位策应的队员。
3、快速反击
比赛中当攻方进攻时,后卫线往往压至中场附近,防守人数也由于插上进攻和助攻而相对减少,此时如能抓住对方防区空隙较大和回防较慢的机会,乘其失球发动快速反击,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快速反击是最有威胁的进攻手段,有效地进攻在于突然快速地反击,但其难度较大,即要冒险,又要有准确、快速的传切配合技能。快速反击要有组织,配合得要极为默契,必须进行专门性的训练,否则很难在比赛中实施。
三、定位球战术:
定位球战术是指在比赛中,利用“死球”后重新开始比赛的机会组织进攻与防守配合的战术方法。定位球战术包括中圈开球、角球、任意球、点球、掷界外球等。
在势均力敌的高水平比赛中,定位球战术有时起决定胜负作用。在配合上要利用简练的一次配合取得射门机会,配合越复杂成功率就越低。故要进行专门性的练习,才能在比赛中奏效。
四、集体的局部配合防守战术:
1.补位
补位是足球比赛中局部地区集体配合进行防守的一种方法。当防守过程中一个防守队员被对手突破时,另一个队员则立即上前进行堵封。
2.围抢
围抢是指比赛中在某局部位置上,防守一方利用人数上的相对优势(通常是两三个队员)同时围堵对方的持球队员,以求在短暂时间内达到抢断或破坏对方的目的。
3.造越位战术
造越位战术是利用规则而设计的一种防守战术。是一种以巧制胜的省力打法,因而成为一种重要的防守手段。但由于其配合难度较大,搞不好会适得其反,让对手钻空子,因此战术往往是为水平较高的球队所采纳,但在一场比赛中也不是多次运用。
五、全队防守战术:
防守战术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盯人紧逼防守(人盯人防守),即在规定的范围内盯人紧逼,不交换看守;区域紧逼防守(盯人和区域相结合),即现今流行的综合防守,紧逼和保护相结合,在个人的防区内紧逼,作交替看守。盯人防守即各自都有明确的防守对象,如对方左边锋大幅度地斜插至右路,则右后卫紧跟盯防,不交替看守。防守最根本的原则是紧逼和保护。只有紧逼才能有效地主动断抢,压制对方技术的优势而获取主动权;保护是为了更好地紧逼和控制空当。
六、比赛阵型:
1.阵型的发展和演变
为了适应攻守战术的需要,全队队员在场上的位置排列和职责分工,称为比赛阵型。各阵型的名称是按队员排列的型状而定。自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有了第一个足球比赛阵型至今日的“四三三”、“三五二”、“四二四”等,以及某些国家所采用的“水泥式”、“锁链式”等,都是沿着这一个客观规律演变和发展的。
2.各个位置的职责
(1)边后卫的职责:边后卫主要是要防守对方的边锋以及其他进攻队员在边路的活动,破坏对方由边路发动的进攻。同时还可利用插上助攻式运球来直接威胁对方球门。
(2)中后卫的职责:中后位有突前中后卫和拖后中后卫之分。前者主要任务是盯守对方突前的最有威胁的中锋,因而又被称之为盯人中后卫;后者则主要担负整个防线的指挥任务,其站位经常处于其他防守队员后面,一般称他为自由中卫。
(3)前卫的重要职责:前卫通常称之为中场队员。中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控制了中场也就是得到了比赛的主动权,因此比赛各队往往都在中场投入较大力量。
足球的专业术语是什么
太多了了
足球技术,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所采取的合理动作的总称。它是由特定的动作结构所构成,并使其贯穿于整个足球活动中的一种基本运动方式。足球技术是由技术动作和技术能力两方面组成。技术动作是指运动员在完成某一个技术时,所采用的动作方法;技术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运用技术的合理、准确以及娴熟的程度。技术动作是技术能力的前提,只有掌握了技术动作,才能使技术运用达到全面、准确、快速、合理、娴熟的程度。
足球技术可分为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两大类:
足球技术
无球技术 起动 原地起动 活动中起动
跑 快速跑 冲刺跑 曲线跑 折线跑 侧身跑 插肩跑 后退跑
急停 正面急停 转身急停
假动作 无球假动作
有球技术 踢球 脚背正面 脚背内侧 脚背外侧 脚内侧 脚尖 脚跟
停球 脚内侧 脚底 脚背正面 脚背外侧 胸部 腹部 大腿 头部
抢截球 正面抢球 合理冲撞抢球 侧后铲球 断截球
运球 脚背正面 脚背内侧 脚背外侧 脚内侧
假动作 有球假动作
掷界外球 原地掷掷界外球 助跑掷掷界外球
守门员技术 准备姿势 移动 选位 接球 扑接球 拳击球 托球 掷球 踢球
足球基本战术
在足球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手,根据主、客观实际,正确安排阵容,分配力量及所采取的个人行动和集体配合总称为足球战术。
足球战术可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两大类,其中每一类又都包含着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
足球战术
1.进攻战术 1) 基础战术 个人技术的合理应用 摆脱 跑位
二三人的局部进攻配合
边路进攻战术
2)全局性战术 中路进攻战术
定位球进攻战术
2.比赛阵型
选位与盯人
1)基础战术 局部防守中的保护 补位 斜线防守
围抢
3.防守战术 人盯人防守 区域盯人防守 混合型防守
2)全局性战术 全队防守
制造越位
定位球防守战术
一. 比赛阵型
比赛阵型是指比赛时,场上队员的基本位置排列,是球队攻守力量搭配和职责分工的形式。
比赛阵型是比赛战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使队员能在全队的进攻和防守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一个球队所采用的比赛阵型主要应根据本队队员的特长和与赛队的特点来选择。每个场上队员应在明确个人基本位置和主要位置职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技能,机动灵活地采取行动。
比赛阵型在现代足球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演变,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革。
1.“WM”阵型
1930年,英国人契甫曼发明了“WM”阵型。即3-2-2-3阵型。
“WM”阵型在使用中,队员位置清楚、分工明确,前锋、前卫、后卫队员易保持距离,容易形成相互联系的三角配合。采用这一阵型进攻时,中锋中央突破,两边锋边路吊中;防守时,两个前卫防守对方两名内锋,三名后卫对位防守对方三名前锋。
“WM”阵型在足球阵型的发展过程中第一次达到了攻守人员排列上的平衡。推动了足球运动的发展。这一阵型曾风行一时并一直延用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WM”式阵型攻守比较刻板,特别是随着运动员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这一阵型逐渐被人们所熟悉和适应,尤其是“W”式的进攻很容易被“M”式的防守所遏制。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一阵型才逐渐被弃用。
2.“四前锋”阵型(足球运动发展中的第一次变革)
1954年,匈牙利队首创了“四前锋”阵型。即3-2-1-4阵型,亦为3-3-4阵型。
这种阵型的特点是:两名内锋在对方罚球区附近频繁交叉换位,吸引、牵制防守,进行二打一和传切配合,而拖后中锋则是忽而拉开中路空档,忽而又反切插入罚球区,这种频繁的换位与穿插使“WM”式防守中的一名中卫无法应付。进而加速了“WM”式阵型的消亡。这种使比赛阵型从攻守平衡向攻守人数不平衡发展的改变,被称为足球运动发展的第一次变革。
3.“四二四”阵型(足球运动发展中的第二次变革)
1958年,巴西队首创了“4-2-4”阵型。由于“4-2-4”阵型再次使攻守人数的排列趋于平衡,因此它被称为足球运动发展中的第二次变革。
“4-2-4”阵型较之“WM”阵型,既加强了锋线的攻击力,又增强了后卫的防御力,攻守兼备。重要的是2名前卫队员既是进攻的组织者,又是防守的参与者,在前锋与后卫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种阵型比之“WM”和“4-2-4”阵型的层次减少,锋卫联系更紧凑,前后穿插更快捷。
“4-2-4”阵型在运用当中,尤其对两名前卫队员的体能、技术、战术水平的全面性有着特殊的要求。该阵型最大的弱点是中场力量的相对薄弱。
4.全攻全守型打法(足球运动发展中的第三次变革)
二十世纪60年代,相继出现了“4-3-3”和“4-4-2”阵型。它是从锋线上抽调回1-2名队员加强中场力量。特别是通过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的攻守较量,人们更加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只强调进攻或防守,都是片面的和不完善的,必须要稳固防守、积极进攻、达到攻与守的平衡。体现在比赛中,不是攻守人数排列上的平衡,而是攻守力量、组织上的平衡。
1970年,荷兰的阿贾克斯队首创了攻可上、退可守、潮起潮落式的全攻全守型踢法。这种新型踢法赋予足球阵型崭新的内涵。它被称为足球运动发展中的第三次变革。
以后的几十年,足球阵型没有出现重大的突破与变革。随着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形成守多攻少的人数排列格局。出现了“5-4-1”、“4-5-1”、“5-3-2”、“3-5-2”等阵型,突出体现为稳固后防、力拼中场,注重激烈快速对抗,讲求立体化、全方位的整体攻防作战的趋势。
二. 进攻战术
1.全队进攻战术原则
1)制造“宽度”原则 即进攻者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场地的宽度,使防守一方被迫扩大横向防守的面积,从而制造出便于利用的进攻空间。
2)传切“渗透”原则 即在采用横向拉开防守后,应迅速采用渗透防守的纵向传球,以形成直接射门的机会或为射门创造有利的形势。
3)“机动灵活”原则 当进攻至对方罚球区及附近危险区域时,防守一方一定会采取紧逼盯人、保护补位等密集的防守措施,阻碍进攻和射门。此时进攻者必须机动灵活地运用各种有球和无球活动,创造性地利用技、战术的突然变化,巧妙地利用个人渗透和所熟悉的几套战术套路,拉出空档,达到形成射门的目的。
4)“快速攻击”原则 即在防守中一旦抢得球,要利用对手由攻转守、回撤和重新组织防守的间隙,以最快的速度攻击对方球门。进攻速度越快,越容易抓住可乘之机,争取获得突破与射门的时间与空间。“快攻”中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的快,“快攻”的最大威力在于全队的统一行动,以便同时制造多个进攻点,实施多点攻击,令对手防不胜防。
2.个人进攻战术与原则
1) 传球 传球是集体配合的基础,是完成战术配合、创造射门时机的主要手段。比赛中,当控球者同时可以向几个同伴队员传球时,应将传给威胁最大的队员。传球前应注意观察、隐蔽自己的传球意图,应及时、准确地传球给向前跑、向空档跑和威胁最大的队员。在向空档传球时,传球的力量、速度、角度应与同伴的跑动相结合。在向前方空档传球时,应注意发挥接应队员的跑动速度,力求把握人到球到的原则。
2) 摆脱与跑位 摆脱常常作为跑位的前奏而与跑位联为一体。所谓摆脱就是指进攻队员为了避开防守队员的紧逼盯人而采取的各种有目的的身体行动。摆脱的方式有突然起动、冲刺跑、急停、变速、变向、假动作等。跑位是指无球队员在进攻中为自己或为同伴创造传接球、突破或射门的机会而实施的战术行动。它是指跑向有利的位置与空档。
3) 二、三人局部进攻战术
(1)二人局部进攻战术 即基础战术二打一
①斜(横)传直插二打一
②斜(横)传斜插二打一
③踢墙式二打一
④回传反切式二打一
⑤交叉掩护式二打一
(2)三人局部进攻战术 三人进攻配合比二人配合进攻面更广、更加富有变化。三人进攻配合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下列两种:一种是一名队员利用自己跑向空档而牵制一名防守队员,另外两名进攻队员利用基础战术二打一或传切配合越过其他防守队员。这种配合称作第二空档打法。另外一种是三名队员通过传球配合进行一次间接二打一或经过数次连续二打一配合以越过防守队员。
4) 集体进攻战术
(1)中边路进攻战术 边路进攻一般是指在罚球区线以外两侧区域的进攻。它多是通过边锋或交叉到边路地区的中锋、前卫或插上的后卫,通过传球配合或运球过人的方法突破对方防线,多以快速下底传中、切底回扣传中,由中路跟进包抄或射门,边路队员也可以运球内切后射门。
(2)中路进攻战术 中路进攻是指在对方半场中间区域的进攻。它多是通过中锋、内切的边锋或从中路插上的后卫,通过运球过人或传切配合的方法,把进攻推向对方罚球区附近,以远射、运球过人、突破或通过传接配合对对方球门实施的攻击。
(3)快速反击战术 快速反击是指在防守中获得球的一方,以最快的速度将球输送给处于有利位置的中前场队员,使他们在对方尚未组织好严密的防守之前,获得良好的进攻机会。
三. 防守战术
1。全队防守战术原则
(1)延缓原则 丢球后迅速由攻转守的瞬间,是夺回控球权的最好时机。全队应协同作战,立即逼抢持球人和相邻的对手,压缩空间,形成紧密的衔接与保护,使对手无法向前传球或快速带球向前推进。特别要阻止对方发动快速反击,以利于其他同伴迅速调整防守,从而赢得时间,退守到位,形成以多防少的有利局面。防守对方控球队员时,必须谨慎有效,迫使其横传、回传以减缓进攻速度。
(2)平衡原则 在延缓对手进攻速度的同时,其他队员要迅速地调整位置,根据战术的布置,在局部地区或中、后场,形成攻守人数的平衡,可采取盯人防守,使对方在发动进攻阶段就不占有人数上的优势。而且是盯人防守还是区域防守,都应做到对位防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攻守人数的平衡和以多防少,起到稳固防守的目的。
(3)控制原则 在对方向罚球区组织进攻时,每个防守队员都要选好位置,紧盯自己的对手,不让对手在有利的位置接球射门或传球,特别要盯紧无球队员、卡好位置,使他们无法很好地切入得球。在守门员出击和扑救时,要加强保护。
(4)收缩原则 在罚球区附近危险区域防守时,要组织好整体防守,每个队员应担负起分工防守的职责。异侧边后卫应向中路收缩,在盯住对手的前提下,应缩小与中卫的间隙,便于相互保护与补位。“自由中卫”也要妥善地选好位置。随时注意保护与补位,以有效地破坏和控制对手的进攻。
2.个人防守战术与原则
(1)选位 选位一般是指由攻转守后的防守队员根据自己的位置职责和当时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防守位置。一般应选位于进攻者与本方球门中点的连线上,并应保持适宜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以备提供保护和有效补位的基本条件。
(2)盯人 盯人的基本含义是防守者通过各种方法,紧紧跟随并看防对手,以达到严密控制和干扰对手所采取的技术和战术行动。盯人有紧逼盯人和松动盯人两种形式。紧逼盯人一般是应用于罚球区附近或接近球的队员方面,松动盯人一般是应用于离球较远的队员方面。
(3)抢截 所谓抢截是指防守者有意识地运用各种争抢动作,主动地向持球者发动进攻,把球抢过来、破坏掉或把持求者的传球断下来。它与其它防守手段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主动性和攻击性。常见的抢截形式有:在对手接球前断截球,在对手接球的刹那间抢断球,在对手接球后抢截球。
(4)补位 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的有效性,都是由整体力量所决定的,需要场上全体队员高度的协作与配合。在防守体系中,队员间的相互补位、补防是必不可少的。补位又可分为补位和补空档。
3.集体防守战术
(1)人盯人防守 人盯人防守是指除自由人外,其他每个队员都有固定防守对象的防守形式。自由人的任务负责指挥和补位。
采用这种防守时,要求队员要有极强的个人作战能力,并能根据场上情况进行机动、灵活的及时补位,同时对队员的体能素质也有极高的要求。
(2)区域盯人防守 每一防守队员占据一定的活动区域。当对手进入该区域时,对其实施严密盯防,控制其一切有效活动。
(3)混合型防守 混合型防守是人盯人防守结合区域盯人防守的一种防守形式。对防守重点区域、对方重点人物进行重点设防。
(4)全队防守 全队防守要求防守时发挥全队的力量,努力延缓对手的进攻,尽快回防到位,注意保持防守队型与层次,采用紧逼盯人,在罚球区附近30米范围内严密设防。
(5)制造越位 制造越位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防守战术。防守一方利用越位规则对进攻一方进行限制,故意造成进攻队员处于越位位置,形成越位犯规。
采用这种战术时,必须谨慎,同时要求防守队员必须十分默契,动作协调一致。
四. 定位球战术
定位球战术包括:任意球、角球、球门球、掷界外球、以及中圈开球等战术。
1。任意球战术
1)任意球进攻战术
① 直接射门 在罚球区附近获得直接任意球罚球时,由脚法好的队员直接进行射门。
② 配合射门 配合射门的目的是为了避开人墙,创造最佳射门。配合射门时,应注意减少配合的环节,传球次数不能多;注意运用假动作迷惑对手;注意配合应力求准确、巧妙和及时。
2)任意球防守战术
无论是防守直接任意球或间接任意球,靠近罚球地点的队员均应对球实施控制(注意不要用手或脚去接触球,而只是站在球前,防止和干扰对手快速发球),前锋、前卫队员则应迅速回防,组织搭建“人墙”要快。一般“人墙”由2-6名队员组成,若射门角度较大,则组“墙”人员要多,反之,组“墙”人员可少。搭建的“人墙”应首先封堵距球门较近的一侧,守门员站在远端一侧。“人墙”应听从守门员的指挥,其他队员应注意盯人与区域防守。一般情况下,有身高、头球好的队员应盯防对方空中争顶能力强的队员,中锋注意盯防对方插上的盯人中卫或拖后中卫,其他防守队员可采用人盯人战术并在“人墙”的后侧进行保护。安排一名速度快且运球突破能力强的队员在中前场,准备打快速反击。
2.角球战术
1)角球进攻战术 角球进攻战术可分为短角球战术和长角球战术两种。角球进攻常用的方式:直接利用弧线球技术攻击球门;将球踢向威胁区域,由进攻同伴跟进包抄直接射门;将球踢向威胁区域,进攻同伴进行摆渡,由第三、第四人实施攻击。
2)角球防守战术 站位和盯人是角球防守中的重要环节。防守中,防守一方队员应注意占领门前危险区域(前、后门柱、点球点附近、罚球弧附近),并注意明确分工,盯防对手及核心箭头人物。防守时,应尽可能将对手向外挤靠,站在既能观察到对手与球,又能抢先触及到球的位置。
足球竞赛规则简介
1.场地与器材
1) 场地 比赛场地为长方形。长90-120米,宽45-90米(正式比赛场地长100-110米,宽64-75米)。包括四线、三区、两点、一圈、一弧。
① 四线:边线、端线、中线、球门线。
② 三区:罚球区、球门区、角球区。
③ 两点:点球点、中点。
④ 一圈:中圈。
⑤ 一弧:罚球弧。
2)球门 球门两门柱内侧相距7。32米,横梁下沿距地面2。44米,立柱与横梁的宽与直径为12厘米。
3)球 球的圆周为68-71厘米,重量为396-453克,充气后的压力为0。6-1。2个大气压。
4)角旗与中线旗 角旗插在边线与端线的交点的外沿处,中线旗可插在场地两侧正对中线外1米处。角旗与中线旗的高度不得低于1。50米。
2.队员人数与比赛时间
1) 队员人数 场上队员不得多于11人,也不得少于7人,其中必须有一名守门员。
2) 比赛时间 全场比赛90分钟,上下半时各45分钟。
3.裁判员 每场比赛应有一名裁判员、两名助理裁判员以及一名第四官员执行裁判任务。
4.比赛开始、计胜方法及死球
1)比赛开始 比赛开始前以投币的方式选择开球或场地。开球时,双方站在各自的半场内,裁判员鸣笛后,开球队员将球踢入对方半场,待球滚动一周后比赛方为开始。
2)计胜方法 凡球的整体从门柱间横梁下越过球门线,即为攻方胜一球,进球多者为胜。
3) 死球 凡球的整体从地面或空中越过边线或端线(包括球门线),或是裁判员鸣哨停止比赛时,比赛成死球。
5.越位
1) 越位位置 在对方半场内,攻方队员先于球,而防守队员不足两人时,该队员处在越位位置。
2) 判罚越位 裁判员认为处在越位位置的队员与其同队队员踢或触及球的刹那,正在干扰比赛、干扰对方或企图从越位位置获得利益时,应判罚越位。
3) 不判罚越位 当队员仅仅处在越位位置;直接接得球门球、角球、界外球时不判罚越位。
6.犯规与不正当行为
1) 队员违犯下列9项之一时,应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踢罚直接任意球:
① 踢或企图踢对方队员;
② 绊摔对方队员;
③ 跳向对方队员;
④ 猛烈地或带有危险性地冲撞对方队员;
⑤ 除对方正在阻挡外,从背后冲撞对方队员;
⑥ 打或企图打对方队员,或向对方吐唾沫;
⑦ 拉扯对方队员;
⑧ 推对方队员;
⑨ 手触球。
2) 队员违犯下列任何一项者,应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踢罚间接任意球:
① 裁判员认为其动作危险者;
② 非合理性冲撞者;
③ 阻挡对方队员者;
④ 冲撞守门员者;
⑤ 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违例者。
3) 队员有下列情况者,应被黄牌警告:
① 比赛开始后,未经裁判员允许,擅自进场或离场者;
② 队员持续性违反规则者;
③ 队员用言语或行动对裁判员的判罚表示不满者;
④ 有不正当行为者。
4) 队员有下列情况者,应被罚令出场:
① 有恶劣行为或严重犯规者;
② 用污言秽语进行辱骂者;
③ 经警告后仍坚持不正当行为者。
7.任意球
任意球分为直接任意球和间接任意球两种。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门得分;间接任意球不可以直接射门得分。踢罚任意球时,防守一方距球至少9。15米。
8.罚球点球 踢罚点球时,除主踢队员和对方守门员外,其他队员均应站在罚球区和罚球弧外。守门员在对方球未踢出前,应站在球门线上,不得离开此线。主踢队员应将球向前踢出。
9.掷界外球 当球的整体从地面或空中越出边线时,应由对方队员在球出界处掷界外球恢复比赛。如不按照规定掷球,应交由对方掷球。
10.球门球 攻方队员踢或触球,使球的整体越出对方端线,则由防守一方踢罚球门球恢复比赛,踢罚球门球时,应直接踢出罚球区,否则应重新踢罚。
11.角球 防守一方踢或触球,使球的整体从本方端线越出时,应由对方队员踢罚角球恢复比赛。
三. 裁判法简介
1。介绍对角线裁判制
2.介绍裁判员鸣笛、手势和助理裁判员旗示
1) 裁判员必须鸣哨的5种情况:
① 比赛开始;
② 比赛结束;
③ 胜一球;
④ 罚球点球;
⑤ 令比赛停止。
2) 裁判员手势
① 直接任意球————单臂侧平举指示罚球方向;
② 间接任意球————单臂上举伸掌;
③ 球门球————单臂前平举指球门区;
④ 角球————单臂斜上举指角球区;
⑤ 继续比赛————两臂侧平举向前挥动。
3) 助理裁判员旗示
① 越位————持旗手臂上举,待裁判员鸣哨后指向越位地点;
② 界外球————持旗手臂斜上举,指向发球方向;
③ 球门球————持旗手臂举,指向球门区;
④ 角球————持旗手臂斜下指,指向角球区;
⑤ 换人————双手持旗柄两端,上举于头上。
足球体育项目都有哪些专业名词需要了解的?
1、补位。
足球战术术语。在博弈中的集体防御的合作方法。这意味着当一个队员在防守中被对手突破时,另一个队员会去代替他。两者的互补是集体防务合作的基础。防守队员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角度是及时补位的前提。过去主要是指中后卫在防守时的配合。现代足球运动采用全面进攻和全面防守的战术,填补位置的内容也随之发展。前锋与后卫在进攻中的位置交换也成为补充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补充运动员的技战术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长传突破。
足球中的一种进攻战术。用远距离传球突破对方防线的战术方法。在现代足球比赛中,它主要用于快速反击。防守队员在自己球门前抓住球,利用对方压迫进攻后无法回防的机会,给前锋搭档长传突破对方防线。
3、插上进攻。
足球中的一种进攻战术。指位于二线和三线的前卫和防守队员,以及插入一线参与进攻的战术方法。由于距离较远,很容易摆脱对手的防守,二线、三线队员的插入更具隐蔽性和突然性。所以,更具威胁性。防守队员插入前锋线,直接参与进攻,是全面进攻和全面防守战术的重要标志。
4、反越位战术。
这是一种进攻战术,用来对抗对手的越位战术。当进攻队员发现防守队员正在使用越位战术破坏自己的进攻时,他会及时改变传球的方向,让他身后的队员跳起来接球或直接拿球快速前进,使对方不能后退。
5、弧线球。
足球专业术语。指导球以弧线运行的踢球技术。足球在跑动时,由于强烈的旋转,两侧空气的差异而形成。因为球是弧形的,所以通常被称为”香蕉球”。踢曲线球时,脚击球的部分应偏离球的重心。通常用于绕过传球道中间的防守队员,或者在一次射门中迷惑守门员,使其判断错误。直接任意球时,用曲线球射门是得分的重要方式。
足球的专业术语有哪些?是什么意思啊?
1、倒挂金钩
当金钩被用作足球术语时,它指的是一个人把球踢到空中,头和脚,倒扣金钩是足球比赛中一种非常规的射门方式,在绿地上不常见到。
2、帽子戏法
帽子戏法是指球员将球踢进对方球门三次的足球比赛,但不包括决定比赛胜负的点球决胜。它起源于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此外,帽子戏法的应用不仅限于运动领域,人们还用它来描述三个连续的成功。
帽子戏法最早出现在1858年。那一年,板球运动员hh stephenson因连续三次击中门柱而被授予帽子。他是第一个获奖的板球运动员。”帽子戏法(hat trick)是1878年印刷的一个专门术语。后来,“帽子戏法”被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中。
3、乌龙球
乌龙球起源于英语中的“自己进球”一词,意思是“自己得分的球”。后来,根据这个词的发音,香港球迷称之为“乌龙球”。
乌龙是乌龙球的成语。它起源于广东的一个民间故事。久旱之际,人们祈求青龙滴露滋润万物。谁知道,青龙还没到,乌龙出现了,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放乌龙”在足球场上被引用,意思是我们的队员误击、误击,把球打进自己的门。他们没有得分,反而失分,这与民间传说的主题非常一致。
4、鱼跃扑球
足球技术术语,守门员的接球技术更难,一只脚在球的同一侧推地,另一只脚跪下摆动,使身体跳出接球,接球落地时,双手压球,先用前臂侧着地,保护好球,因为它从侧面跳出来,扩大了接球的范围,所以可以接住其他动作难以接住的球。
扩展资料:
1、弧线球
指使球呈弧线运行的踢球技术。足球在运行中,由于强烈旋转,使两侧的空气发生差异而形成。由于球呈弧线形运行,故俗称“香蕉球”,踢弧线球时,脚击球的部位应偏离球的重心。
常用于绕过位于传球路线中间的防守队员,或射门中迷惑守门员,使之产生错误判断。罚直接任意球时,用弧线球射门已是得分的一种重要方法。
2、补位
足球运动战术术语。比赛中集体防守的一种配合方法。指防守中本队一个队员被对手突破时,另一队员前去封堵。两人补位是集体防守配合的基础。防守队员相互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角度,是进行及时补位的前提。
3、造越位
是一种防守战术。根据规则:
进攻队员在接球时,如与对方端线之间防守队不足2人时则为越位。防守队员利用这一规定,在对方传球中,另一队员将触及球的瞬间,突然向前一跑,造成对方接球队员与本方端线之间有一个防守队员的局面,使对方越位犯规。
参考资料来源:
百科百科-足球术语
训练足球专业名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足球专业词语、训练足球专业名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