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投注经9ugg,德甲竞彩平局

访客00

大家好,我是峰峰,关于德甲投注经9ugg,以及德甲竞彩平局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可能大家还太了解,峰峰给大家总结了一些相关知识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鉴别UGG真假

鉴别真假UGG鞋子德甲投注经9ugg,想法方法如下:

第一招:很重要德甲投注经9ugg的一招,那就是闻味道。真品的纯羊毛,分直毛和卷毛,外观平顺手感好,相当柔软舒适,用羊皮做面的,表面看上去有点毛绒感,往一边扫的话,会有不同的毛感,然后抓点羊毛下来烧,服装标签如果没有像烧头发的那种味道,那肯定是假羊毛。

第二招:也是很重要的一招,UGG鞋子所有的码数标上都有防假线条嵌在里面,用验钞机的紫外线光就可以照的出来,如果照不出象人民币里面那样嵌的一条线,那就是假的。

第三招:正品的UGG雪地靴不会用不环保的塑料袋包装,因为环保是UGG雪地靴的一大趋势。

第四招:从价格上来说。由于UGG的原材料很贵,是澳洲产的整张小羊皮制作成的,皮毛一体,鞋底也有特殊的构造,即使是由UGG生产工厂的出厂价也不会是一二百,这一点请各位MM一定要记得,那些“令德甲投注经9ugg你心动的价格”买回来的UGG绝对是假货。

第五招:正品的UGG雪地靴的筒帮是有个完美的弧形的,像我们小腿后面的弧形一样,非常的合乎我们的腿型。鞋面的弧度也比较大。  

第六招:试穿,真的羊毛穿进去羊毛很滑,不会有涩涩的感觉,穿进去很快就很暖,保温性能特好!

第七招:如果是靴子的话,那正品就应该印有用UGG字样和码数的专用的模压纸板撑,那样才能保证鞋子的外观(有时会升码塞靴子),做假者不会去做鞋撑的模具,只是用纸团塞。

第八招:看鞋面,真UGG的鞋面很光洁,车线是每英寸9针,边距很均匀,线路松紧适度,不会有浮线,断线,跳针。UGG鞋面手感很好,更不存在破裂,破损。

2006足球经理转会过来的球员答应给对方俱乐部打满五十场之后就给的钱要怎样才

你出价在球员身价到转会身价里就很容易买回来

但同一级别联赛中的球员(特别是死敌球队)比较难买回来要很高价

忘了在那里看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浅析FM2006中的球员转会

初级解读:

无论是只是想增强球队的实力而需要的正常转会,还是想和我一样做个FM中的人口贩子,都需要掌握转会中的一些基本条款。虽说是基本条款,但大家可能并不都了然于心,那么不妨听我来说说,看看能不能对你的转会有些新的启发。其中有些很基本的东西,熟悉游戏的可自行跳过,但由此而错过了什么我可不负责哟!

说到转会(我这里说的转会不含租借),无非就是球员的转入和转出两种,而在整个转会过程中大家要面对的也无非就是俱乐部和球员本人这两类。那么我就分别说说其中的一些基本内容。本文不涉及球员的合同问题,有时间我再另贴详谈。

球员的转入:对于球员的转入,全过程看起来很简单主要分为开价,还价,提出合同,最后确认这四个环节。而对于我们转会,最关键的无非就是中间的两个环节——实际上都是讨价还价的过程(bargaining),因为提出合同其实就是与球员的讨价还价。

那么我们就来关注一下bargaining的过程。

首付:

记得CM时期的中文翻译是这样的,由于长时间不玩中文版,对目前中文版翻译的情况不很清楚。照字面的意思就是,这是你在转会完成时,马上要以现金形式支付给所转会的球员所在俱乐部的金钱数额。

大家也许觉得这个等于没说,但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了两个要注意的变量:时间,金钱的数额。

这两个变量决定了,首付的钱数是会直接从你俱乐部所给的本赛季转会资金总额中扣除的!这对于游戏刚开始时,不少手头并不宽裕,却又急需招兵买马的经理,可不是件好事——我们有限的转会资金应该最大化的使用嘛。所以从这点出发,在转会中不给首付,或尽量压低首付金额是比较常见的。这与现实中的情况是相符的。现在的转会中,除了像Chelsea这样的还经常采取一次性付款方式之外,很少有球队是将转会费一次性付清的。

当然在FM2006中,有些时候分期付款所要负的金额是要比一次付清多一些的,这都与现实符合。由于一般多得很少(你从AI的俱乐部买球员的时候),所以,大多不予考虑。但也有些时候,会差很多,这时,可以考虑一次性付清转会费。这种情况一般在转会一些身价不是很高、名气不是很大、或所在俱乐部不是很好的球员时会出现。例如:我曾在游戏中用Stuggart转会Hubscheman时发现,若我一次性付清转会费,则转会金额为4.4M,但若改为分期付款,则转会金额升至7M,如此悬殊的差距,使我选择了前者。

另外首付金额是不能超过你当赛季所持转会费总额的,如超过,则转会完成的同时自行取消,并显示某某俱乐部无法承担转会费。

分期付款:

分期付款是算在附加金额里面的,这点应该注意。分期付款的上限是40M,这从CM4时代就是如此的,而分期付款时间共分为6月,12月,18月,24月四种。分期付款与首付不同,并不是在转会完成时必须马上一次性付清的,而是在每一个月的月初向卖方俱乐部支付一定的金额——单月金额等于总金额除以月数。

于是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机会——最大化使用手中的转会费。其实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当分期付款时,由于不是一次性付清转会费,所以你手中的转会将不会迅速减少。从而使你能用有限的转会费,转会更多或更贵的球员。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可能会是大家比较容易理解。

比如:我用Stuggart时,从Lecce转会Vucinic,总转会费为6M,全部为24个月的分期付款。而我赛季的转会费总额为11.5M,在完成这笔交易后,帐面余额8.5M,也就是说,只有需要在本赛季内缴清的转会费是从本赛季的预算中扣除的。同样的,将从本赛季的转会费中减掉的这部分是不能超多当时所持有的转会费总额的。

当然分期付款也有一个坏处,就是当分期付款的时间跨度超过一个赛季的时候,第二个赛季的转会费也是要定期减少的。也就是说,新赛季当主席拨给你相应的转会费后,等转会窗开启的时候,你已经没有那么多转会费了。当然,对于一开始手头紧张的经理们,已没心思理会这些,况且,第一赛季抢一些廉价的队员,也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联赛上场满一定场次后的追加转会费:

意思就是,当你所转会的球员,在你的俱乐部,联赛出场超过一定场次后(分别为1、10、20、30、40、50场),你的俱乐部将直接支付该球员原所在俱乐部的金额。

对于这部分转会费,在你购买球员的时候,并不建议你付,原因很简单,你买球员肯定是要用他,这样一来,这笔钱就相当于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虽然也许你可以控制时间,但是,等你在赛季中的时候,很多具体的情况是你顾不了那么多——比如伤病原因无人可用。而且这部分金额,卖方俱乐部是有点把钱不当钱的味道的,你把这部分加上,也不见得就使总转会费下降很多。

当然也有些特殊情况,我会在第二部分介绍,不过那主要是针对和我一样的人口贩子的。

这部分的金额,是不会马上从转会费中扣除的,而是当满足出场次数的条件时,才会从中扣除。

联赛出场后的追加金额:

这个的意思是当你转会的球员,在你转会成功到你队里之后,每次联赛出场都要交付给他原俱乐部的追加转会费数目。而这个出场次数的限制也是分为10、20、30、40、50场这5种。

这个条款和上一个条款差不多,但就是变成了连续释放的定时炸弹。只要上场就会削减你的转会费所以也还是算了吧。虽然相比上一个条款,卖方俱乐部相对还高看一眼这个,但我以为,还不如都改成分期来得爽快。

总而言之,这个条款,被我认为是FM转会中的绝对鸡肋条款——有时出于无奈也会使使,不过初学的没必要用这个。

进球数达到一定数额后的追加金额:

有点儿类似于联赛出场后的追加金额,不过这个不受控制,看你的球员了。出于玩的目的,有时会加上,但因为也不会使转会其他部分的金额下降很多,所以不常用到。

国家队出场后的次数:

如果有俱乐部在卖人给你的时候,加了这个条款,建议你还是去了吧,因为玩家只要成绩好,队员特别容易入选国家队。这个就等于必须要付的钱,既然必须要付,那就同首付,分期之类没什么区别了,而且如果换成那两种方式,付的钱还会少一些。

下次出售时的百分比:

顾名思义,就是你转会的球员,在你卖出的时候,要付给原先俱乐部的所得转会费的比例。从5%-50%,没五个百分点为一档。

在以前的版本中(CM4,CM03-04,FM2005)这个百分比都是只算首付的,现在FM2006修订了这个缺点,分期付款的所得金额,也将以分期的方式,付给原先的俱乐部。

举例说明:用AC米兰从Schalk 04买进Altintop,其中有一个下次转会的10%这样的条款。在1年后,转手将Altintop卖给土耳其费内巴切时,费内巴切出价2.5M首付,10M分18个月付清。于是,转会达成后,你首先付给Schalk 04 250K,然后以分期十八个月的形式,再付1M给它。

由于现在分期付款也是算在这个百分比里的,所以为图一时之快,用这个方法降低转会费,不是个好主意,除非你以后决定不卖这名球员。否则,卖的时候,得的钱要分别人一部分,总是让人觉得很不爽的。

回购金额:

对方俱乐部可以直接用现金,将所转会出的队员买回去的金额。如果转会时有这个金额设定,而对方出了这个价钱,到时候你是不能拒绝的。虽然电脑一般没这么贱,一般不用管他,但还是直接去掉这条就好,防止以后生事。

安排友谊赛:

没事儿玩吧,就是那么一个条款而已。说是到时候安排一场两队的友谊赛。因为完全可以自行解决,而友谊赛的收入有时不计入转会费的,所以对转会没用处。没事的时候加个玩玩吧。基本没有球队只是因为加了这个而拒绝转会的。

相比球员的转入,球员的转出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只是你和AI的位置调了一下。那么我也就主要说一些不同点。

首付和分期:

不用很高,除非你卖的是个高价球员。在你卖出球员的时候,电脑时会计算净现值的(就是说你现在付出的钱在未来的价值不同,分期付款总额和直接付款相同,但实际上两个价值不等,这个是常识,至于具体的,是金融问题,这里不解释)。所以,电脑会比较愿意付高额的分期,而要他一次性付款,转会费的总额就比较低。这就要看我们自己当时的情况了,在赛季刚开始的时候,有时为了套现,好抢夺一些最开始的廉价优秀球员,我们比较希望对方首付高些,以补充转会资金的不足;而之后,我们一般追求的是单笔转会费的最大化,那么让电脑出个高高的分期付款是不错的——注意分期是有限额的(40M),所以真正的天价不是靠分期卖出来的。

关于其他几类附加金额:

这些不是很好掌握,初来乍到的算了吧……

关于下次出售的百分比:

这个能加的话就加上,不过最好是年轻些的球员,老将们就算了,等电脑再转手的时候也不知是猴年马月了,而且钱也少得可怜,还不够折腾的……

关于回购金额:

论坛内有相关的帖子,我不多说。只说一点,你所设置的回购金额,是不能低于最开始的转会费总额的。这算是电脑的自我保护吧。

最后,说个不在转会界面的问题

关于球员的最低解约金:

这个是西甲球员签合同时必须有的一个条款,而南美的许多球员身上也有这一条款。当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只有当首付金额达到这个条款的数额时,该条款才是有效的。不过,一般来讲,球队的心理价位,是低于这个条款的,所以出分期的,卖方俱乐部也都能接受。于是,这个条款成了我们不使用工具,而推测球员转回家的风向标。

高级对策:

看到这里的一定是对FM的转会比较了解,或者对转会很有兴趣的,甚至是和我一样的专业人口贩子。好,既然大家这么有诚意,我也当然得提供点儿与众不同的。

对于转会中所涉及的基础条款有所了解之后,我先说说在上一部分中没有解释的一些条款的妙用。

联赛上场满一定场次后的追加转会费:

嘿嘿,这个条款一般是不用的,但对于一个专职的人口贩子,有时也不妨玩一玩。

由于是要上场满一定场次后才会付钱,而我们自己决定球员的上场次数,这就好办了。明白了吗?就是你控制使在转会时使用这个条款买进的球员在联赛中出场的次数低于那个限定场次,这样不就不花钱了吗?有人说了,买来就是为用的,不上场,买来作甚!此言不假,所以这个是不要用在那些将成为你的绝对主力的队员身上的。说个具体的例子,由于财政上的限制,或是其他的原因,我们许多经理在刚刚接手球队的时候,是没有办法买进我们心仪的队员的,而球队的有些位置又必须改造,这时我们常常就要买来一些实用型队员——这些往往都是些过渡队员或者替补队员,一般1个赛季下来,完成使命,就该走人了。对于这种队员,通常大家都是不愿花钱的,那么我们就不妨用联赛上场满一定场次后付费的方式买入,设个30场的限度(这个比较好,一般来讲,这种队员一赛季30场联赛足够了,都成主力了;你要想用两个赛季,设个50场,不过会使总转会费更高昂,而且往往还要加上一些分期)等用完了,手头宽裕了,买进了心仪的队员,在把这种队员卖了。

这么一算,你是不花钱(或极少的钱)买个人,用了一年,临了还能赚上一笔,呵呵,爽啊!比起租借些人家的次品,以这个方法,骗些中小球会的队员,或是豪门的替补什么的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在使用中要注意的是,这个人以后必须卖!否则,转会条款一旦实践,你就亏了——因为用这个条款购入的队员通常都痹积常的转会费高出许多(2-5倍)。还有,看人要准,与租借不同,你最后是要把他卖出去的,所以这种方式不要那种卖不出的垃圾,否则以后你就得看着他光在队里拿工资,却不能上场,你说多窝火?!至于看人嘛,就是靠各位的综合素质了,呵呵,我个人觉得其实不难,你这样买来当替补或过度队员的人不会卖不出去的!

用这个方法可以买入的有Grosso,Altintop兄弟,Tuncay,Zigic…这几个都是经过本人亲自测试的,其他的大家也可以参照。不过不要试图用此方法买一些豪门或劲旅俱乐部的主力队员,多半是会碰壁的。主要是因为这样的转会费比较不值钱,你所出的钱达不到那些队的主力的转会价格。说几个失败的例子:Vucinic,Bojinov,Iaquinta,小猪(拜仁),Mascherano……

另外,这个条款可以当作卖人的时候赚取现金转会费的法宝。把这个条款设在1场,这样卖过去的人,只要一上场,你就能马上得到转会费,从而有可能在转会市场尚未关闭的时候得到更多的转会费——因为通常情况AI球队也是不愿意首付很多钱,而以分期付款为主,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感觉。比如在意甲的球队,将球员想卖给德甲和英超的球会,很有可能能在8月中旬收到这笔额外的转会费,而让你可以在转会期的最后时刻掀起一场赎金风暴。

例如:我在AC米兰的时候总是一上来把西米奇典当了,很快就能收到几M的转会费。嗯,西多夫也可以。AI在这方面显出了不足,默认对1场和10场乃至更多场次间的区别不大,可以利用——别太过火……

综上所述,这个条款是超级有用的!!

国家队上场满一定场次后追加金额:

这个嘛卖人的时候可以用用。比如你是意大利的主教练,那么不妨在卖意大利球员时加一下,等卖走了,瞅个不太要紧的时刻让他在国家队上个场,呵呵,又是一笔横财。

不过在此声明,我不支持作弊加国家队主教练的利用这个条款的行为。

下次出售的百分比:

一个讨厌的条款,但有时对于小球会却是福音。由于小球会有些在最开始时甚至没有转会费,所以可以利用这个条款进行零转会(比如开价下次转会费的30%,而其他都为零)。

另外对于大球会,那些向终生使用的球员想,也可以加上。反正你也不会卖,加了也白加,可是加了能省钱,你何乐而不为呢?

想破解这个条款的话,就只有在卖人的时候不要首付,不要分期,全部改为联赛上场满一定场次后付费,联赛每次上场付费等等。不过这个会相当麻烦,对经理们要求比较高,不是绝对专业的人口贩子就算了吧…… 小球会最开始的时候用了这个条款转会的,用上面的方法解决吧,稍微比分期付款少赚一些,但总比大把金钱给球员的原俱乐部合算!

说些花絮:本来以前是不算分期的,我以为2006也不算,就胡加这个条款,卖人的时候才发现。幸好我在转会市场打拼多年,积攒了大量实战经验,才把那些有这个条款的家伙们,用联赛上场满一定次数和每次上场付费处理了,累死我了。后来,除了万不得已(在小球会),或是想买来用到退役的队员(小猪,超级喜欢),我是不会再加这个条款了,太累人了……

说完了转会和合同中的一些条款,我最后再说一些转会市场上的经验之谈,供大家参详。这些经验主要适用于意甲和德甲的球队,其他联赛的由于本人经历不多,不敢妄谈。

1. 首先说的这个应该算是一个BUG。因为对玩家有利,而且又不是特别过分的那种(比如CM4和CM03-04开价零转会BUG,太夸张了,想要什么人都可以零转会),所以说一下。这个是只针对意大利球队。众所周知,意大利联赛每个赛季只能买进一名非欧球员,而非欧球员由于其的廉价和实用性,又颇受大家青睐。而这个BUG将帮助你可以在一个赛季内转会两名非欧球员。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第一个赛季开始的时候,你可以先买进一名非欧球员,因为在转会期内,采用立即转会的方式。而同时,另转会一名非欧球员,采用赛季结束时转会的方式。这样当第二个赛季开始时,上个赛季采用赛季结束后转会的那名队员,将在转会期开始的第一天转入你的球队,这时会显示你已经用完了新赛季的非欧名额,没有问题。但是再过一到两天后,你会发现,你又可以转会非欧球员了。这样,从第二个赛季开始,实际上你每个赛季都能转会两名非欧球员——一名当赛季直接买入,一名为上一赛季买的指定赛季后加入的球员。

用例子说明肯能会让大家更清楚些:AC米兰在2005年8月(游戏开始的第一个赛季)购入哥伦比亚后卫Gonzalez,采用直接转会。并另购一阿根廷后卫Gioda,但为赛季后转会。这时在2005年9月的第一赛季中,AC米兰队中只有新购入的一名非欧球员Gonzalez。2006年7月1曰,Gioda转会AC米兰,显示非欧名额用完。但7月2曰或3曰,你会发现,你又可以买进非欧球员了。于是引进新罗纳尔多Robizcs(?)

我想现在大家都该知道怎么用这个BUG了,对于6月30曰合同到期的非欧球员,这个也是适用的。也许有人不齿于使用游戏BUG,但我们意大利的球会扩不了体育场,打欧洲联赛又加了使用本队培养的和本国的球员这样的限制,所以,用一下这个小BUG,不算太过分拉……(持反对意见的54,说下一个)

2. 免费球员的签入。大家都知道,当一个球员的合同快到期时(6个月),就可以直接和球员谈合同,而不用支付转会费。可有些时候,俱乐部是会续约的,怎么办呢?好办,出价买,然后高薪合同,然后推迟,再出价……麻烦是麻烦一些,但一般不用很多次,那球员由于拒绝原俱乐部合同次数多,俱乐部就不会和他续约了,然后你就等着白签就行了。

说到这里,有个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之前有人提到,那就是巴西联赛的队员不能免费签入的问题。我在以前的回帖中有过说明,在这里再强调一遍,原因是巴西联赛组织混乱、球员产权不明,游戏中作了简单化处理。不过博斯曼法案的问题,又补了下课,发现确实只有欧洲,可我在2006中实际发现,可以免费签阿根廷、哥伦比亚、巴拉圭联赛的球员(绝对非欧,我在意甲显示占非欧名额的)。另外,最近刚发现,无法免费签一合同已经到期的乌克兰球员,该球员在基辅迪纳摩三队,不知何故——也是产权混乱?

但对于巴西联赛的状况,也是可以耗到球员合同彻底结束(方法同欧洲球员),这时一些球员会主动离队,这时你就又可以免费签入了。

有两点要注意的,一个是当球员的合同彻底过期,变成每月续签合同的时候,你虽然还可以和球员谈合同,但转会就不再免费了。会有一笔与身价相当的违约金,而且是以直接付出的形式(与首付相同)支付,所以千万小心。17岁以下的年轻队员也是如此的。不过有时倒可以利用他们的身价偏低这个优点,提前买入,避免以后麻烦……

另一个是免费签入球员的时候,好球员常常有人干扰,是我们不得不开出高薪,而高薪又会影响球员以后的转会。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在1月30曰或1月31曰这两天出合同,之前用高薪拖着(同意了就推迟,当转会只剩一周的时候就不能推迟了,一推迟就出转会期了,只能取消,然后试,有些球员,还是值得这么做的)。这两天由于转会期即将结束,游戏默认球员对于合同的反应速度会非常快(6个小时之内,31曰一般是两个小时),这样不等其他俱乐部干扰,你的转会就已经完成了。如此的好处是,可以压低球员的薪水,因为签过来再降薪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不如签约的时候就把薪水降低了。

3. 迫使球员被挂牌,这个主要适用于豪门俱乐部,典型代表:AC米兰。我们既然是人口贩子,当然要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为了廉价得到一些中小球会的主力球员,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很简单,让该球员对所在俱乐部不满,让他们打起来,打得越凶越好。

首先可以出价,当你的出价被中小球队拒绝时,你所渴求的球星时常会表达他对俱乐部的不满,这样积少成多,很有可能是该球员被挂牌。另外,要注意落井下石,我一般是开全信息的,另外会把许多人添加入兴趣名单,这样一旦发现有我感兴趣的球员在俱乐部出现要求长工资、要求上场、缺席训练被罚款、对该地生活不适应等等情况时,我就马上出价诱惑,而且价格都比较低。多半对方俱乐部会拒绝,这样就很好地起到了加剧矛盾的作用。而我就是利用这个方法,在折腾了5次之后,从Udinese以4.4M的低价买入了Iaquinta;同样方法,2.1M从米堡买来了Downing。

另外这类影响球员情绪的做法也能够干扰他的发挥——不想要的,发个兴趣之类(还能长野心),也不错,让队员心烦意乱,发挥有时会特别离谱。嗯,我还以此方法挤兑过JUVE的Camoranesi,就是后来被拜仁买走了。当然这个多数还是损人利己的,像Camoranesi这种的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我也只是偶尔为之。

4. 球员转会的价格差异。在转会中大家可能会碰到这样情况,别的俱乐部花不多的钱就能引进的球员,我们却要花多出许多的转会费,对方俱乐部才同意,什么原因呢?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竞争关系。

再用一个我以前用过的例子吧:就是上文提到的Camoranesi,JUVE将他挂牌,挂牌价为5.25M。拜仁出价首付100K,分期5M,JUVE同意。这时,AC米兰(我执教米兰)开出类似开价,收付250K,分期5M,JUVE讨价还价为首付2.5M,分期6M。后虽然我继续多次讨价还价,而且试过取消从开,开价后撤回兴趣,JUVE的还价均停留在8.25M左右。最后Camoranesi转会拜仁成功。当时我和卡佩罗的关系那叫一个好,可是转会市场上一点儿不帮忙……可见,在转会的时候,最先考虑的还是本国联赛的竞争关系。

5. 关于卖人的问题。一般来讲,有一定潜力(160以上)的队员,年轻一点(28以下),是会有很多球队来抢的。不用你太费心思,就会有人出价,这时跟它讨价还价就好了。这个我也不好多讲,主要是像上面提过的,多要分期,+联赛上场后的追加金额(设定1场的话,现钱来得特别快),首付少一些。也根据球员的名声,表现等情况,很难说,是对综合素质的考验。不过正常的,卖出身价的2-6倍还是常有的事情。天价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除非S/L。

对于没人理的,可以挂牌,还是比较容易出售的。注意,挂牌要设定要价,视情况而定,但都要小于身价,以吸引买家——毕竟讨价还价的时候才是我们赚钱的时候,挂牌只是吸引买家的手段。我的挂牌价多在队员身价10%-50%之间,大家可以参考。

对于推荐,我跟人感觉一般,对于要贩卖的球员,买得合适的话,不用推荐,一堆人抢着要的……不过有时推荐能吸引不少大买家,对于卖出大价钱还是有帮助的。

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历史概述

1963-64至1967-68赛季

这是德甲的初创时期,联赛大体呈现群雄争霸的状态,5个赛季产生了5个不同的冠军,汉堡队的标志性人物乌韦·席勒获得了德甲第一个金靴。

不过,1965年拜仁慕尼黑和门兴格拉德巴赫同时升入德甲,为后面几年的双雄争霸埋下了伏笔。

1968-69至1976-77赛季

这是德甲第一个巅峰期。

拥有贝肯鲍尔、盖德-穆勒、迈耶尔、施瓦岑贝克、布吕特纳、赫内斯的拜仁与拥有内策尔、福格茨、海因克斯、西蒙森、邦霍夫、施蒂利克的门兴格拉德巴赫上演了双雄争霸的好戏,包揽了此期间的全部9个联赛冠军,其中门兴获得5个,拜仁获得4个。

此外,门兴在1970、1971年连续两次夺冠成为德甲第一个卫冕者,拜仁在1972-1974年的三连霸也创造了德甲第一,不过门兴随后也在1975-1977年实现了三连霸的伟业——这使其它球队在这段时期更像是双雄的陪衬。

1977-78至1982-83赛季

此阶段的主旋律依然是双雄争霸,不过主角之一由门兴变为了汉堡。

拜仁和汉堡形成“南北争霸”的格局,包揽了这期间6个联赛冠军中的5个,特别是汉堡队在后五个赛季中都保持在联赛前两名,非常难得;鲁梅尼格和凯文-基冈两位金球奖得主是双方的代表性球员。

另外一只不容忽视的球队是科隆,他们在1977-78赛季以净胜球优势终结了门兴四连冠的希望拿到冠军,并且在80年代他们的表现也都不错,贡献了托尼-舒马赫、阿洛夫斯、利特巴尔斯基、哈斯勒等国脚。

1983-84至1989-90赛季

随着门兴、汉堡等队的逐渐衰落,拜仁的霸主地位开始变得难以憾动,1980年代最后7座联赛冠军由拜仁独享了5座。

这段时间有能力挑战拜仁的是斯图加特、不莱梅与科隆,前两者各抢到一次冠军,后两者则各拿下两次亚军,不过它们的阵容和财力与拜仁比较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1990-91至1995-96赛季

由于前东德的并入,在1991-92赛季德甲首次拥有了20只球队,完成了38轮的比赛,这也是德甲至今唯一一个拥有20只球队的赛季。

这期间拜仁的表现有些波动,总体并不太理想,仅获得1次联赛冠军,教练更迭频繁;表现更突出的是多特蒙德队,在1994-95和1995-96赛季实现了两连冠,从阵容上看也像门兴、汉堡一样堪称拜仁旗鼓相当的对手,队内的德国国脚人数还超过了拜仁。

另外像法兰克福、斯图加特等球队也有精彩的表现,尤其是斯图加特的由埃尔伯、博比奇和巴拉科夫组成的“铁三角”名动海内外。

1996-97至2001-02赛季

首先值得书写的是凯泽斯劳滕,他们创造当年升级当年夺冠的奇迹,令人惊叹!之后几个赛季勒沃库森成为最让人关注的球队,很多个赛季他们的表现看上去都可以结束拜仁的夺冠梦想,但每一次都不幸的失败了。

2001-02赛季则是多特蒙德的疯狂,多达1亿马克以上的投入加上运气拿回了一座联赛冠军,但留下的后遗症持续了几年,使球队跌入中游水平。

2002-03至2011-12赛季

这期间,除了2003-04赛季的不莱梅以令人信服的表现压倒拜仁夺冠外,其它几次冠军旁落更多是由于拜仁自身的原因。

诸如沙尔克04等劲旅虽然也有表现出色的时候,但总是不够稳定,难以对拜仁构成真正的威胁。

按照这样的格局发展下去,拜仁对德甲冠军的垄断难以打破。

但多特蒙德靠着一批年轻球员,对拜仁造成致命威胁,而赛季拜仁的后防令人堪忧,尽管拜仁有众多攻击好手,也难以抵挡多特蒙德的青春风暴,让多特蒙德夺走2010/2011赛季的德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

2011/2012赛季,多特蒙德在开局不利落后拜仁8分的情况下,硬是凭借连续28轮不败的单赛季纪录成功卫冕。

最强冠军

拜仁慕尼黑已经创德甲历史纪录的提前6轮提前锁定德甲冠军,球队势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欧冠赛场之中。

拜仁球迷也期待,在2000-2001赛季后,球队可以重新登上欧洲之巅,甚至书写史无前例的“三冠王”历史。

(1969-1977年)

1970年代初,时任奥芬巴赫踢球者主席的霍斯特-格雷戈里奥·卡内拉斯在1971年6月6日揭露了震惊德甲的贿赂丑闻。

由于在积分制的保级战比赛 *** 纵,使红白奥伯豪森和比勒费尔德得以成功留在德甲。

德国足协在首席检察官汉斯·金德曼(Hans Kindermann)的调查中发现,1970-71赛季的最后8轮赛事 *** 有18场比赛受到操纵,并就此对涉案的52名球员、2名教练和6名球队官员进行了处罚。

然而,由于涉及的面广队多,影响到复杂的比赛结果,6支涉案球队最后只有比勒费尔德和奥芬巴赫踢球者被吊销德甲参赛许可。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德甲联赛的声誉跌至谷底。

观众通过拒绝入场的方式以惩罚球队。

尽管观众人数自1965-66赛季以来便已持续下降,但最显著的还是从1970-71赛季的630万人次下降至1971-72赛季的540万人次,1972-73赛季则达到最低点,录得500万人次,平均每场比赛仅为16,372人。

除了丑闻的影响,在当时还有其它的原因的造成观众减少,其中包括体育场缺乏舒适性以及电视覆盖率的增加。

唯有通过德国主办1974年世界杯的契机,许多体育场进行了改建、扩建或新建工程,尤其是得益于他们的盈利,使得其观众人数随声望再度攀升。

此外,德甲球队在此期间于国际赛场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门兴格拉德巴赫在1970-71赛季成为德甲首支成功实现卫冕的球队。

在随后的6个赛季中,拜仁慕尼黑和门兴格拉德巴赫先后完成了夺冠“帽子戏法”,这项成就在后来只有拜仁慕尼黑(1985-1987年和1999-2001年)可以再度实现。

自1969年开始的连续9个赛季中,德甲冠军均被这两支球队包揽。

拜仁慕尼黑于1972年迁入为慕尼黑奥运会而新建的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与巴伐利亚对手相比,门兴格拉德巴赫自身体育场的观众席位较少,且核心球员总被转售至国外。

因此,它在1970年代末已不再具备竞争力。

1977年是门兴格拉德巴赫最后一次在德甲夺冠,球队在1999年和2007年甚至遭到降级,拜仁慕尼黑得以在随后的时期继续扩大其德甲霸主地位。

在1978年4月29日进行的一场德甲比赛中,门兴格拉德巴赫在主场以12:0战胜多特蒙德,创造了德甲历史的最悬殊比分胜利。

而在1976年,比利时球员罗格·范古尔加盟科隆,其转会费在德国首次达到100万德国马克。

在随后的几年中,无论是转会费或是球员工资都继续大幅提升。

1970年代是德甲球队在国际赛场上最为成功的10年。

其间每年都至少有1支球队进入欧洲三大杯的半决赛,当 *** 夺得3次欧洲冠军杯(拜仁慕尼黑于1974至1976年)、1次欧洲优胜者杯(汉堡于1977年)和3次欧洲联盟杯(门兴格拉德巴赫于于1977年、1979年以及法兰克福于1980年)。

德甲还在1980年的欧洲联盟杯中包揽了半决赛的全部4支球队,这一成就迄今尚无其它国家联赛可以实现。

(1979-1990年)

在1980年代,德甲的观众入场人数再度滑落。

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德国球星跳槽至国外球队。

当时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从拜仁慕尼黑转投国际米兰,转会费首次超过1000万德国马克。

而鲍里斯·贝克尔和施特菲·格拉芙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媒体和观众的兴趣转移至网球赛场。

虽然国家队在1982年和1986年均进入了世界杯决赛,但其表现仍然缺乏吸引力。

为了抵消观众不足和在冬季恶劣天气条件下场地经常无法进行比赛的影响,自1986年起,冬歇期被延长至8周。

汉堡凭借其当家球星霍斯特·赫鲁贝施、曼弗雷德·卡尔茨和菲利克斯·马加特的出色表现,自1970年代末期起成为对抗拜仁慕尼黑的主角。

继1979年首次夺得德甲冠军后,汉堡在奥地利主帅恩斯特·哈佩尔的带领下又分别于1982年和1983年两度折桂,后者亦因此成为德甲最成功的外籍教练。

但汉堡的三连冠伟业最终未能实现,因其在1983-84赛季中因净胜球数不及斯图加特而屈居亚军。

拜仁慕尼黑则在1970年代末期经受住了优秀球员出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能在新的10年中延续过往的成就。

然而自1980年代中期起,他们不得不面对北部重新崛起的云达不来梅的竞争。

由奥托·雷哈格尔执教的云达不来梅在1970年代仍被称为“穷孩子(Kellerkinder)”,甚至曾在1980-81赛季降入德乙,但他们随后很快便升级,并持续位居德甲的积分榜上游。

拜仁慕尼黑在此期间巩固了其统治地位,并在1986年和1987年赢得了第九座和第十座德国冠军奖杯,从而成为德国足球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

原纪录由获得过9次冠军(其中8次在德甲创立前获得)的纽伦堡所保持。

拜仁慕尼黑与云达不来梅的竞争持续了好几年,在1985年和1986年冲冠未果后,云达不来梅终于在1988年夺得其第二座德甲冠军奖杯,并在接下来的几个赛季中保持强劲势头。

德甲球队在1980年各4次进入欧洲冠军杯(汉堡于1983年夺冠)和欧洲联盟杯(拜耳勒沃库森于1988年夺冠)的决赛。

虽然直至1984年都至少每年有1支德甲球队入围欧洲赛事的半决赛,但都无法与其在1970年代所取得的成就相比。

自1990年代初以来,德甲联赛的受欢迎程度日渐增长。

一方面这是因为国家队所取得的竞赛成就(1990年第三次夺得世界杯及1996年第三次夺得欧洲杯),另一方面则是受益于德甲成为了媒体的目标市场。

自普莱米尔电视台于1990年开始对德甲赛事进行现场直播后,德国卫星一台也在1年后接管了周六夜晚比赛的电视转播权。

两德统一后,东德足球协会在1991年被并入德国足协。

由于东德足球联赛系统与西德的比赛运作类似,汉莎罗斯托克和德雷斯顿迪纳摩得以从东德高级联赛进入德甲。

因此在1991-92赛季中德甲临时扩军至20队,其中降级名额将多达4队。

二战后首次由统一的德国参与的德甲冠军被斯图加特夺得,它在最后一轮中力压法兰克福和多特蒙德而登顶。

这一时期德甲各队的竞争实力较往年更为均衡,10年 *** 有5支球队夺得冠军。

多特蒙德凭借大手笔投入将尤尔根·科勒尔、斯特凡·罗伊特和安德烈亚斯·穆勒等欧洲杯冠军队成员从海外招致麾下,从而成为拜仁慕尼黑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除了斯图加特和云达不来梅,凯泽斯劳滕也在1998年夺得德甲冠军,成为第一支及唯一一支从德乙升级后直接夺冠的球队。

在1990年代,德甲球队同样每年至少有1支球队入围欧洲赛事的半决赛,其中1次获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多特蒙德于1997年)、2次获得欧洲联盟杯冠军(拜仁慕尼黑于1996年和沙尔克04于1997年)以及1次获得欧洲优胜者杯(云达不来梅于1992年)。

卡尔斯鲁厄、弗赖堡和沃尔夫斯堡等一些新崛起的球队在其首个德甲赛季中便获得了欧洲联盟杯的参赛资格,卡尔斯鲁厄甚至在1994年进入了欧洲联盟杯半决赛。

而长时间位于德甲的一些传统强队例如法兰克福、门兴格拉德巴赫和凯泽斯劳滕则在这一时期先后经历了首次降级。

自2000年以来,拜仁慕尼黑共获得了7次德甲冠军。

期间也获得过冠军的其它球队包括多特蒙德(2002年、2011年和2012年)、云达不来梅(2004年)、斯图加特(2007年)以及在2009年首次夺冠的沃尔夫斯堡。

这一时期的德甲冠军往往要到最后一轮才决出。

1999-00赛季中,拜耳勒沃库森只需在最后一轮战平翁特哈兴便可夺冠,但0:2的失利使其只能将冠军拱手相让给拜仁慕尼黑。

更为戏剧化的冠军争夺发生在随后一个赛季,沙尔克04在其最后一轮的比赛结束后错误认为已加冕德甲冠军,但拜仁慕尼黑凭借其补时阶段的进球成功捍卫了自己的冠军头衔。

沙尔克04也因此被其球迷称作“心中的冠军(Meister der Herzen)”。

2003年8月24日,有“德甲恐龙”之称的汉堡在主场对阵“纪录冠军”,就此揭开了德甲联赛第40年的序幕。

同年,德甲开始为冠军球队设立冠军星章。

2005年1月,由足球裁判罗伯特·霍伊泽尔参与的赌球丑闻震惊了德国。

然而,受到牵连的赛事仅在德乙联赛、德国足协杯和地区联赛之中。

德国足协及德国足球职业联盟随即在丑闻过后设置了一个早期预警系统,用以监测未来不寻常的投注。

尽管如此,德甲的观众总人数纪录还是在不断刷新。

2004-05赛季的306场比赛共吸引了超过1156万名观众到场观战(平均每场37,781人),这一数字为欧洲五大联赛最高。

多特蒙德主场的平均上座率也为欧洲各队之冠,达到场均77,235人。

造成观众人数不断攀升的原因是德国为承办2006年世界杯而改造及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的体育场,体育场还根据不同的观众需求增加了商务包厢;以及民众对足球的兴趣普遍提高,当中女观众的数量也占了相当的比重。

跨入新千年后,德甲球队随即连续2次进入欧洲冠军联赛决赛(拜仁慕尼黑于2001年和勒沃库森于2002年)及1次进入欧洲联盟杯决赛(多特蒙德于2002年)。

拜仁慕尼黑在2001年获得的欧冠奖杯是德甲球队于2000年代唯一一次在欧洲赛场上夺冠。

2009年,云达不来梅与汉堡在欧洲联盟杯半决赛中相遇,前者获得了胜利并成为自2002年以来第一支进入欧洲赛事决赛的德甲球队。

但在决赛中,云达不来梅战至加时赛终以1:2不敌顿涅茨克矿工。

进入2010年代后,拜仁慕尼黑曾分别在2010年及2012年进入欧洲冠军联赛决赛,但均无缘冠军。

然而至2012-13赛季,多特蒙德及拜仁慕尼黑成功会师欧冠决赛,由后者时隔12年再度加冕欧洲冠军。

德甲也因此成为继西甲、意甲和英超之后,第四个包揽欧冠冠亚军的联赛。

以上就是关于德甲投注经9ugg的相关内容以及德甲竞彩平局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沃顿湖人战绩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